更多>健康>恢复

甲减是什么疾病?常见症状及危害全面解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或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减弱而引发的全身性代谢综合征。该病在中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但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患病。甲减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若未及时诊治,可能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甲减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1.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这是导致甲减最常见的原因。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时,会产生针对甲状腺组织的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这些抗体会攻击并破坏甲状腺细胞,使其无法正常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桥本氏甲状腺炎就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最终发展为甲减。

2. 甲状腺组织受损


部分患者因甲状腺疾病接受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131治疗后,甲状腺组织被大量破坏或完全去除,导致激素生成能力显著下降甚至丧失。此外,颈部外伤、放疗辐射等也可能间接损伤甲状腺功能。

3. 碘摄入失衡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长期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过量摄入碘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类型的甲减,尤其是在已有甲状腺基础疾病的个体中更为明显。

4. 下丘脑-垂体轴异常


少数甲减属于中枢性甲减,源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从而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工作。

甲减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

1. 全身低代谢症状群


由于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其缺乏会导致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患者常表现为怕冷、畏寒、四肢冰凉、容易疲劳、精神萎靡、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这并非脂肪堆积,而是由于体内黏多糖沉积引起的黏液性水肿所致。

2. 心血管系统影响


甲减可引起心率减慢(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偏低,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包积液,长期未控制还可能发展为甲减性心脏病,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同时,甲减常伴随血脂异常,尤其是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

3.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患者常有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的表现,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部分人还会感到舌体肥大、声音嘶哑,这是由于组织间黏液沉积所致。

4. 生殖与内分泌系统异常


甲减会影响性腺轴功能,导致男性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或闭经、不孕等问题。对于育龄期女性而言,若在怀孕期间患有未控制的甲减,不仅会增加流产、早产、胎盘早剥的风险,还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先天性呆小症。

5. 皮肤与外貌改变


甲减患者的皮肤往往变得干燥、粗糙、缺乏弹性,毛发稀疏易脱落,眉毛外侧三分之一脱落较具特征性。面部可能出现浮肿,尤其是眼睑部位,呈现“面具脸”样外观。

6. 神经精神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反应迟钝、言语缓慢等类似抑郁症的表现,老年人尤其需警惕误诊为老年痴呆。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甲减?

鉴于甲减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很多人在早期并未引起重视。建议以下人群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TSH、FT3、FT4、甲状腺抗体等):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过甲状腺手术或碘-131治疗者、孕期及备孕女性、更年期女性以及出现不明原因乏力、体重增加、怕冷等症状的人群。

特别是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筛查甲状腺功能,确保TSH水平处于理想范围(一般建议控制在2.5 mIU/L以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孕期也应定期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左旋甲状腺素(如优甲乐)进行替代治疗。

总之,甲减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用药和长期管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症状缓解,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杜鹃花开2025-10-17 10:23:2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