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识别与预防:关键信号不可忽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或患病时间较长的人群。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高血糖会逐渐损害周围神经和血管系统,进而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因此,了解糖尿病足的初期表现,对于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的常见早期症状
在糖尿病足发展的最初阶段,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轻微但具有提示性的症状。最典型的早期征兆包括足部发凉、麻木感以及异常的感觉变化,例如像蚂蚁爬行般的“蚁行感”或如针扎一样的“针刺感”。这些感觉异常通常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除了主观感受外,患者通过自我观察也能发现一些客观体征。比如,足趾甲变得肥厚、变形,甚至出现真菌感染(甲癣);足部汗毛逐渐稀疏或脱落,皮肤失去光泽,变得异常干燥、脱屑,或者局部皮肤增厚、角化明显,也有的区域则表现为皮肤菲薄、脆弱易损。这些皮肤和指甲的变化都提示血液循环不良和自主神经受损。
为什么定期足部检查如此重要?
由于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容易忽视,等到出现溃疡、感染甚至坏疽时才就医,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专家强烈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的足部筛查,尤其是患病超过5年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
糖尿病足的专业检查项目
医院开展的糖尿病足筛查操作简便、无创且高效,主要包括神经功能评估和血管状况检测两大方面。在神经检查中,医生通常会使用10克尼龙丝测试足底不同部位的触觉敏感度,判断是否存在感觉减退;同时可能配合音叉检查震动觉,或进行温度感知测试。若初步检查发现异常,可进一步安排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专科检查,以明确神经损伤程度。
血管检查:踝肱指数(ABI)的重要性
血管方面的评估同样不可或缺。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初步筛查下肢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斑块。而在专业血管外科,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简称ABI)被公认为评估外周动脉疾病(PAD)的“金标准”。该指标通过测量踝部动脉与上臂动脉的收缩压比值,判断下肢血流是否受阻。ABI数值低于0.9即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堵塞,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干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ABI检查过程完全无创、无痛,耗时短,适合长期随访监测。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或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此项检查更具临床意义。
日常护理与预防建议
除了定期医学检查,糖尿病患者还应加强日常足部护理。每天用温水洗脚并仔细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隙;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合脚、透气、缓冲良好的鞋具;定期修剪指甲,防止嵌甲或划伤;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直接加热足部,以防烫伤而不自知。
总之,糖尿病足虽然危害大,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绝大多数严重后果都是可以避免的。提高对早期症状的认知,坚持每年规范体检,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才能真正守护好“生命的支点”——我们的双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