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及科学预防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血液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足部皮肤破损甚至溃疡。由于高血糖长期损害血管和神经系统,患者的足部感觉减退、供血不足,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发展为难以愈合的创面,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因此,开展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对于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在糖尿病基础上,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系列足部问题。这些症状包括足部麻木、刺痛、烧灼感、皮肤干燥、足趾变形、足底压力分布异常,以及容易发生破溃和感染等。如果不及时干预,小伤口可能迅速恶化为深度溃疡或坏疽,最终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筛查的核心内容

为了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糖尿病足的筛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下肢血液循环评估和周围神经功能检测。这两项检查能够有效评估患者足部的健康状况,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等级。

1. 下肢血液循环检测

血液循环障碍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和下肢动脉造影。彩超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式,可以清晰显示动脉是否出现狭窄、斑块或闭塞情况;而动脉造影则更为精准,适用于疑似严重血管病变的患者,能为后续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此外,踝肱指数(ABI)测量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筛查工具,通过比较踝部与上臂血压来判断下肢供血状态。

2. 周围神经功能检测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会使患者足部感觉迟钝,无法及时察觉疼痛、温度变化或外伤。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是评估末梢神经功能的关键方法,能够量化神经信号传递的速度和强度。同时,临床中也常使用10g尼龙丝试验和音叉振动觉测试进行快速筛查。若患者对轻触或震动无反应,则提示存在明显的神经损伤,属于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筛查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发展为糖尿病足,但以下人群更需重视定期筛查:病程超过5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既往有过足部溃疡或截趾史的患者。建议这类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的糖尿病足风险评估,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足?

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足部护理,包括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红肿、破皮、水泡或甲沟炎等问题;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合适、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直接暖脚以防烫伤。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下肢循环。

总之,糖尿病足虽然危害严重,但通过规范的筛查流程和科学的生活管理,大多数病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广大糖尿病患者应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主动参与足部筛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守护“生命之根”——健康的双足。

平平淡淡的做回自己2025-10-24 11:33:3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