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不同阶段表现大不相同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更为常见。该病的发展通常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各有特点。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而随着病情进展,临床表现逐渐显现,严重时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因此,了解糖尿病肾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与症状概述

糖尿病肾病一般分为Ⅰ至Ⅴ期,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早期肾损伤阶段,而第四和第五期则提示肾功能已明显受损。各阶段的症状差异显著,掌握这些变化对于及时就医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第一至第三期:隐匿性肾损伤,症状不明显

在糖尿病肾病的初期(Ⅰ-Ⅲ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主观不适,生活质量不受影响,这也是该病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然而,通过医学检查仍可发现异常。例如,B超检查可能显示肾脏体积偏大,提示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尿常规检查中若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则是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标志。此外,尿蛋白排泄率(UAER)轻度升高也是此阶段的典型表现。这一时期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有望逆转或延缓病情发展。

第四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症状开始显现

进入第四期后,肾小球滤过功能持续下降,患者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尿液中泡沫增多,这是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所致,医学上称为“蛋白尿”。同时,由于低蛋白血症引发的渗透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多见于双下肢、眼睑或面部,严重者可波及全身。部分患者因水钠潴留导致胸腔积液或腹水,进而引起胸闷、呼吸困难或腹部胀满等不适。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已受损。

第五期: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期),全身多系统受累

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第五期,即尿毒症阶段,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毒素蓄积引发一系列全身性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明显贫血,这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同时还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皮肤瘙痒也是常见主诉,与体内磷酸盐沉积和组胺释放有关。更严重者可能出现水钠潴留加重,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甚至出现胸憋、气促等心功能不全表现。此时往往需要依赖透析治疗或考虑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建议定期筛查

鉴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相关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肾脏B超等。特别是病程超过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纳入常规筛查范围。早期干预不仅能延缓肾功能恶化,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结语:重视症状变化,科学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高血糖累积损伤的结果。了解其在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有助于患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键措施。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就诊肾内科或内分泌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守护肾脏健康。

语澜2025-10-27 08:40:0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