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了解病因、症状与防治关键措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高血糖状态会持续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结构,尤其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引发肾功能逐渐下降。该病在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最具代表性的临床征兆是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这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阶段与典型症状

糖尿病肾病通常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初期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加,此时若能及时干预,病情尚可逆转或延缓进展。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将进入显性蛋白尿期,尿液中蛋白质显著增多,甚至出现泡沫尿。与此同时,高血压、下肢水肿、乏力等表现也逐渐显现。

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将进一步发展至肾功能不全阶段,最终可能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此时患者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维持生命,部分患者甚至需考虑肾移植治疗。因此,糖尿病肾病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显著增加医疗负担和死亡风险。

高危人群与早期筛查建议

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明显上升。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5年以上,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推荐的筛查项目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眼底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常与其他微血管并发症并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全面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多系统损害,实现综合管理。

如何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措施。长期保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目标范围内(通常建议控制在7%以下,具体因人而异),可显著降低肾脏损伤风险。同时,血压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建议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必要时使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此外,调节血脂水平、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低盐低蛋白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也不容忽视。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稳定代谢指标。

发现异常后该怎么办?

一旦检查发现尿蛋白升高,无论是否已确诊为糖尿病肾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尽快就医,由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除了药物干预外,还需加强自我监测,定期复查肾功能及相关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可防可控但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通过早期筛查、科学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避免进入透析阶段,提升长期生存质量。提高公众对糖尿病肾病的认知,是实现早诊早治的关键一步。

少女心2025-10-27 09:43:1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