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关键第一步是什么?全面解析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简称DKA)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的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在感染、应激或治疗中断的情况下。该病症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其早期识别和正确的抢救步骤至关重要。

首要措施:快速评估与紧急送医

一旦怀疑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要措施是立即检测其血糖水平。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快速检测,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高血糖状态(通常血糖超过13.9 mmol/L)。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典型症状,如极度口渴、频繁排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呼气带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意识模糊等。确认疑似DKA后,必须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切勿延误。

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核心步骤

在等待医疗救援或转运过程中,家属或现场人员应确保患者保持安静、平卧,并注意保暖。避免给患者随意进食或饮水,尤其是含糖饮料,以防加重高血糖。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立即启动标准抢救流程,包括建立静脉通路、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尽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和血酮检测,以全面评估酸中毒程度。

补液治疗:恢复循环容量的关键

补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最基础且最关键的环节。大多数患者因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而存在显著脱水,严重者可达体重的5%–10%。因此,抢救初期通常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9% NaCl)进行快速扩容。前1小时内可输注1–2升,随后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心功能状态和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总量。补液不仅有助于改善组织灌注,还能协助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

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与抑制酮体生成

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需开始持续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通常采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如0.1单位/公斤/小时),以平稳降低血糖水平,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引发脑水肿等并发症。血糖降至约13.9 mmol/L时,应考虑改用含葡萄糖的液体(如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继续胰岛素输注,直到血酮恢复正常、酸中毒纠正、患者意识清醒。

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

DKA患者常伴有钾离子异常——尽管总体缺钾,但初期血钾可能正常甚至偏高。因此,在胰岛素治疗开始后,必须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并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补钾,防止低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对于严重酸中毒(动脉血pH<7.0),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谨慎使用碳酸氢钠,但该措施需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过度纠正导致代谢紊乱。

预防感染与综合护理

由于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抢救过程中必须重视皮肤、口腔及导管部位的清洁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积极寻找并处理诱发DKA的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心肌梗死等。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强调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和应急处理的重要性,以降低未来复发风险。

总之,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第一步是快速识别并立即送医,随后通过科学的补液、胰岛素治疗、电解质管理与综合支持措施,实现病情的有效逆转。提高公众对该病症的认知,掌握基本应对方法,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爪爪猫2025-11-03 09:48:0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