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全面解析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长期不足所引发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这两种类型在发病机制、病因来源以及治疗策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其具体成因对于早期诊断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常见病因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又称Addison病,主要是由于双侧肾上腺本身遭受破坏,导致皮质醇和醛固酮等关键激素合成能力下降。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即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并逐渐摧毁肾上腺组织,这类情况在发达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此外,感染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结核病。肾上腺结核可导致肾上腺组织广泛坏死和纤维化,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在发展中国家,结核仍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感染如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或HIV相关机会性感染也可能累及肾上腺。

肿瘤因素同样可能引发本病。当恶性肿瘤(如转移性肺癌、乳腺癌)侵犯双侧肾上腺,造成实质性破坏时,肾上腺功能将急剧下降。此外,某些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虽罕见,但若体积较大或呈侵袭性生长,也可导致正常组织被挤压或破坏。

外科手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治疗肾上腺肿瘤或库欣综合征过程中,若进行了双侧肾上腺大部分切除甚至全切术,则会直接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法生成,从而诱发永久性功能减退。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

与原发性不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根源并不在于肾上腺本身,而是由于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障碍所致。具体来说,当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减少,或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不足时,肾上腺就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信号,进而导致皮质醇合成减少。

常见的诱因包括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放射治疗损伤、颅脑外伤或炎症(如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此外,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其他疾病后突然停药,也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正常反馈机制,造成继发性功能减退。

患者的典型与非典型临床表现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往往起病隐匿,初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疲劳综合征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主诉持续性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并伴有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由于皮质醇参与血糖调节,其水平降低易引发低血糖,尤其在空腹状态下更为明显。同时,醛固酮分泌减少会导致钠离子丢失增多、钾离子排泄障碍,从而出现低血钠、高血钾现象,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

血压偏低也是常见体征之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是原发性患者特有的表现,尤其在摩擦部位、掌纹、口腔黏膜等处尤为明显,而继发性患者则通常无此特征。

严重并发症:肾上腺危象

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遭遇感染、创伤、手术或突然停用激素等应激状态时,可能诱发急性加重——即“肾上腺危象”。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高热、严重低血压、脱水、意识模糊甚至休克,必须立即进行激素替代抢救治疗。

实验室检查的关键指标

确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依赖于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典型的生化异常包括低血糖、低血钠、高血钾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ACTH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病变:原发性患者ACTH明显升高,而继发性患者ACTH通常降低或处于正常低限。

进一步可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ACTH刺激试验)评估肾上腺储备功能,若注射ACTH后皮质醇上升幅度不足,则支持功能减退的诊断。

综上所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免疫、感染、肿瘤、手术及内分泌调控等多个方面。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评估,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预后。

狮子---越努力越幸运2025-11-06 08:19:4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