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少尿与高钾血症的全面护理策略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肾脏功能持续下降,最终丧失其正常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的严重疾病。当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时,常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现象,伴随而来的电解质紊乱中,高钾血症尤为危险,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高钾血症的发生机制与临床危害

在慢性肾衰患者中,肾脏排钾能力显著下降,加之摄入过多含钾食物或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如酸中毒、组织损伤等),极易导致血清钾浓度升高。高钾血症不仅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引起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更严重的是可干扰心肌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乃至心搏骤停,属于内科急症之一。

控制饮食中的钾摄入是基础护理关键

对于出现少尿和高钾血症的慢性肾衰患者,首要护理措施是严格限制膳食中钾的摄入量。应避免食用富含钾离子的水果,如香蕉、橙子、柚子、猕猴桃、哈密瓜等;同时减少高钾蔬菜的摄入,例如菠菜、土豆、番茄、蘑菇、海带等。建议将蔬菜切碎后用大量清水浸泡或焯水处理,有助于去除部分钾成分。

此外,患者应禁饮菜汤、肉汤、火锅汤底等浓缩液体,因为这些汤类在烹饪过程中会溶解食材中的钾离子,饮用后极易造成血钾迅速上升。即使是看似清淡的鸡汤或骨头汤,也含有较高浓度的钾,需特别警惕。

促进钾离子转移与加速排出的医疗护理手段

一旦确诊为高钾血症,除饮食管理外,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和专业护理操作。临床上常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用于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给予胰岛素联合葡萄糖输注,促使血液中的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快速降低血钾水平。

另外,口服或灌肠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钠)可通过肠道排钾,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适当纠正酸中毒也有助于减少钾从细胞内溢出,改善高钾状态。

利尿治疗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在患者尚存一定残余肾功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帮助增加尿量,促进钾的排泄。但需密切监测尿量、血压及电解质变化,防止过度利尿导致脱水或低钠、低氯等新的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应定时记录出入水量,评估水肿情况,并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血液透析:重症高钾血症的救命手段

当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钾水平,或患者已发展为无尿型肾衰时,血液透析是最直接且高效的降钾方式。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半透膜原理清除体内多余的钾离子及其他毒素,能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血钾浓度,挽救患者生命。

护理重点包括:确保透析通路(如动静脉瘘或中心静脉导管)通畅、预防感染、观察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波动及有无低血糖、肌肉痉挛等并发症。长期透析患者还需进行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日常监测与健康宣教不可忽视

护理工作还应延伸至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定期检测血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血钠、血钙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高钾血症的危害及预防知识,指导其正确阅读食品标签,识别“低钠盐”“钾强化剂”等潜在高钾来源。

鼓励患者建立饮食日记,记录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与数量,便于医护人员评估营养状况与钾负荷。同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总之,针对慢性肾衰患者并发少尿与高钾血症的情况,护理工作应贯穿于饮食调控、药物配合、透析支持及健康教育等多个环节,形成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猴子不乱舞2025-11-06 11:43:4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