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扁桃体单侧肿大是炎症还是癌症?教你如何科学辨别

在经历较为严重的感冒、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时,很多人会感到咽喉剧烈疼痛,吞咽困难,甚至说话都受影响。此时若对着镜子张口观察,常可发现一侧或双侧扁桃体明显肿大。这种症状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急性扁桃体炎的典型表现。然而,当出现单侧扁桃体持续性肿大,且伴随异常外观或出血倾向时,就需引起高度重视——这可能是扁桃体癌的早期信号。

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扁桃体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咽喉两侧,主要功能是抵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因此,在感染期间,扁桃体常常首当其冲地发生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性感冒、链球菌感染、慢性咽炎、鼻窦炎引流刺激等。这些情况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多为双侧对称性,伴有红肿、发热、咽痛、吞咽不适等症状,经过抗炎治疗后通常可在数天至一周内缓解。

炎症性肿大 vs 肿瘤性肿大:关键区别在哪里?

虽然多数扁桃体肿大属于良性炎症,但若出现单侧长期不消退的肿大,尤其是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就要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扁桃体癌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危害较大的头颈部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误认为普通咽炎而延误诊治。

典型的炎症性扁桃体肿大通常表现为双侧红肿,表面可能有点状脓点或白色渗出物,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后症状迅速改善。而扁桃体癌则往往呈现为单侧扁桃体进行性增大,形态不规则,表面呈菜花状、结节状或伴有深部溃疡,触碰时易出血,且对抗炎治疗无效。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是扁桃体癌?

如果你或家人发现以下几种“危险信号”,建议尽快就医并进行专业检查:

  • 单侧扁桃体明显大于另一侧,且持续超过2周未见好转;
  • 扁桃体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溃烂、坏死或菜花样新生物;
  • 轻微触碰(如进食硬物)即引发出血;
  • 伴随同侧耳痛、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
  •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低热或疲劳感。

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或组合存在,均应视为预警信号,尤其是吸烟、饮酒人群以及HPV感染高危者更需提高警惕。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仅凭肉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是否为癌症,必须通过医学手段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电子喉镜检查以清晰观察扁桃体形态;影像学检查如颈部CT或MRI评估肿瘤范围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活检,即取一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这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

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扁桃体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治愈率相对较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或综合治疗。相反,若因误以为是普通炎症而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肿瘤扩散至邻近组织或远处器官,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因此,面对单侧扁桃体肿大,切不可掉以轻心。即使没有明显疼痛,只要肿大持续存在、形态异常或治疗无效,就必须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健康无小事,科学辨别才能有效预防严重后果。

云淡风轻2025-11-13 08:38:4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