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了解这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成因与症状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种。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后期分化形成的终末阶段细胞,正常情况下负责产生抗体以抵御感染。然而,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这些浆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演变为不受控制地增殖的恶性细胞,从而引发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的发病机制解析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过程中,异常增生的恶性浆细胞主要聚集于骨髓内,并大量分泌一种结构单一、功能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被称为单克隆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这种M蛋白不具备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反而会在体内积累,干扰正常生理过程。同时,恶性浆细胞本身也会浸润骨髓微环境,破坏正常的造血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损害器官和组织?

随着病情进展,恶性浆细胞及其产生的M蛋白共同作用,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最常见的是骨骼系统的侵犯,表现为溶骨性病变、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骨痛,尤其在腰背部和肋骨区域更为明显。此外,M蛋白可沉积于肾小管,引起肾小管堵塞和间质炎症,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

骨髓内的肿瘤细胞还会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成,造成红细胞减少,引发进行性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同时,由于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进入血液,部分病人会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影响多个系统,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无力、反复感染、体重下降、夜间盗汗以及不明原因的骨痛等。有些患者可能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血常规异常或尿蛋白阳性才得以确诊。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伴有长期骨痛或肾功能异常者,应警惕该病的可能性,及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尿本周蛋白检测及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涉及免疫细胞恶变的复杂疾病,虽然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调节药物以及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改善预后效果。

小飞燕2025-11-18 12:51:1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