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因肾结石引发严重肾积水,微创手术“击碎”病灶后康复出院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科普参考,为保护患者隐私,相关个人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病例概览:高龄患者成功解除肾结石与肾积水困扰
一位72岁的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右肾结石已有两个多月,近期突发右侧腰背部剧烈疼痛,遂前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右肾结石合并中度肾积水。针对病情,医疗团队为其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精准击碎并清除结石。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及促进排石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以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并配合口服排石颗粒辅助恢复。经过为期8天的住院治疗,复查B超显示右肾结石和肾积水均已消失,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身体状况良好,顺利出院。6周后门诊随访结果正常,输尿管支架也已安全取出,整体疗效令人满意。
【基本信息】
性别:男|年龄:72岁|既往病史:冠心病
【疾病诊断】
主要诊断:右肾积水(由右肾结石引起)
【就诊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就诊时间】
2022年2月
【治疗策略】
采用“手术+药物+生活干预”三位一体治疗模式:
- 手术方式: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 静脉用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厌氧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口服药物:排石颗粒(促进残余碎石排出)
- 生活方式指导: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剧烈运动
【治疗周期与随访安排】
住院治疗共8天,出院后第6周进行门诊复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是否需要拔除输尿管支架。
【最终疗效】
手术成功粉碎并清除右肾内结石,术后B超证实肾积水完全吸收,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恢复状态良好。
一、初诊过程:从偶然发现到症状加重
患者自述两个月前因冠心病在本院心内科接受常规彩超和CT检查时,意外发现右肾存在结石,当时并无明显不适,仅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调理(具体成分不详),但未见结石排出。1天前突然出现右侧腰背部阵发性绞痛,呈间歇性加剧,无恶心呕吐,亦无肉眼可见血尿,起初未予重视。然而疼痛持续未缓解且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遂决定入院进一步诊治。体格检查显示:双侧肾区无明显膨隆,右侧肋脊角及肋腰点有压痛和叩击痛,提示可能存在上尿路梗阻;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域无压痛,膀胱区未触及异常肿物,轻度压痛。紧急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肾集合系统内可见一个大小约为24×15mm的强回声团块,后方伴有明显声影,提示为实质性结石;同时右肾盂扩张,液性暗区宽度达19mm,符合肾积水表现;左肾则未见分离或异常。结合影像学与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右肾结石继发右肾积水”,建议立即住院治疗,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入院。
二、治疗经过:精准微创手术解决根本问题
入院后,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了病情发展机制——右肾积水极有可能是由于肾结石堵塞输尿管起始段,导致尿液引流受阻所致。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损害肾功能,甚至引发感染或慢性肾衰竭。因此,必须尽快解除梗阻因素。经充分沟通,患者选择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术前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必要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症。于入院第二天,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右侧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恢复快的优点,特别适合高龄患者。术中通过膀胱插入柔软可弯曲的输尿管镜直达右肾,利用钬激光将结石逐一切割成细小颗粒,并同步置入双J型输尿管支架一根,以保持术后尿路通畅,防止水肿引起的暂时性梗阻。手术过程顺利,历时约1小时,出血极少。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为预防术后感染,常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静滴;同时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稳定。此外,医嘱患者每日口服排石颗粒两次,鼓励大量饮水(每日不少于2500mL),并通过适当活动帮助碎石自然排出。整个住院期间未出现发热、尿路刺激等症状,恢复进展顺利。
三、治疗效果:影像与症状双重改善
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自主下床活动,导尿管顺利拔除,排尿顺畅,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反应。腰背部疼痛逐日减轻,至出院前已基本消失。查体显示: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路径无压痛点,膀胱区无胀感。出院前再次行泌尿系B超检查,结果显示:右肾集合系统内强回声团消失,原积水区域恢复正常形态,液性暗区不可见;左肾仍保持健康状态,未受影响。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神食欲俱佳,体温始终处于正常范围。6周后复诊时,B超复查未见新发结石或积水复发迹象,医生根据恢复情况顺利取出输尿管支架。患者表示目前日常生活不受任何限制,腰部再无隐痛或不适,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科学调养助力长期健康
考虑到患者年逾七旬,机体代谢能力下降,术后恢复需更加谨慎。为此,主治医师在出院前进行了系统的健康宣教,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 充足饮水,促进排石
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之间,尤其在白天均匀摄入,夜间适量减少,以防夜尿频繁影响睡眠。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降低矿物质沉积风险,加速残留碎屑排出。
2. 避免剧烈活动与腹压增高动作
短期内应避免提重物、深蹲、憋气用力等会增加腹部压力的行为,以防诱发血尿或输尿管损伤。可适度散步、打太极等低强度锻炼,增强体质。
3. 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调节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运作。
4. 合理膳食,远离高危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新鲜蔬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豆制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改善肠道功能。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品,控制动物内脏、浓汤、菠菜、竹笋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预防结石再生。
5. 定期复查,动态监测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泌尿系统B超检查,必要时加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若出现腰部钝痛、排尿困难、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五、临床启示:肾积水的关键在于解除梗阻
本例患者的经历提醒我们,肾积水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的共同表现之一,最常见的病因即为结石或肿瘤引起的尿路梗阻。一旦发生梗阻,尿液无法顺利排出,肾盂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会导致肾实质变薄、功能受损。因此,治疗的核心在于尽早明确病因,针对性地解除梗阻。对于结石所致者,钬激光碎石术因其高效、安全、微创的特点,已成为当前主流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微创手段不仅能有效清除病灶,还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本案例中,随着结石被成功击碎,尿流通道重新畅通,肾积水也随之自然消退,充分体现了“治本”的重要性。未来还需加强公众对泌尿系统健康的认知,倡导定期体检,实现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