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老人突发腰痛,竟是输尿管肿物引发双肾积水,及时手术化解危机
(声明:本文仅作医学科普使用,为保护患者隐私,相关个人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病例概览:高龄患者因输尿管病变导致严重肾积水
一位79岁男性因突发右侧腰腹部持续性疼痛1天前来我院就诊。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其右输尿管下段存在异常占位性病变,并伴有双侧肾脏明显积水。进一步通过膀胱镜联合输尿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输尿管肿物所致的尿路梗阻,进而引发肾积水。在全麻下行微创介入手术后,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并取出部分病变组织送检,术后病理未见恶性肿瘤细胞。经过为期10天的住院治疗与抗感染管理,患者症状显著缓解,肾功能逐步恢复,随访复查显示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基本信息】
性别:男|年龄:79岁|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
【疾病类型】
继发性双肾积水(由右侧输尿管肿物引起)
【治疗方案】
采用微创手术联合药物干预策略,具体包括膀胱镜检查术、输尿管镜探查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以及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进行围手术期抗感染治疗。
【治疗周期】
住院治疗共10天,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建议每2个月复查一次泌尿系统CT及肾功能指标。
【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腰腹疼痛迅速缓解,排尿恢复正常,肾盂扩张情况明显改善,未出现发热、出血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整体预后良好。
一、初诊过程:从腰痛入手,揭开潜在病因
患者因“右侧腰腹部持续性钝痛伴恶心1天”来院急诊科就诊。自述疼痛无明显诱因,未放射至其他部位,不伴随发热、寒战或肉眼血尿。查体显示意识清晰,精神状态尚可,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肾区叩诊时右侧肾区有轻度叩击痛,而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域无明显压痛点,耻骨上区亦无隆起或叩击不适。初步排除急腹症可能后,医生决定完善泌尿系统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因。
影像结果揭示关键线索:右侧输尿管下段后方可见致密影,局部管壁增厚且形态僵硬;同时双侧肾盂均有不同程度扩张,提示存在尿液回流障碍;右肾周围还出现渗出样改变,提示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或长期高压状态下的组织损伤。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最终诊断为“双肾积水合并右侧输尿管占位性病变”,考虑该肿物为造成尿路梗阻的直接原因。鉴于病情进展风险较高,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肾功能损害可能不可逆,遂建议立即住院接受进一步诊治。
二、治疗经过:精准微创手术解除梗阻
入院后,医疗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解释肾积水的根本原因是输尿管内肿物压迫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因此,必须尽快实施膀胱镜联合输尿管镜检查,以直观评估病变性质,并尽可能切除病灶或建立通畅引流通道。
在完成各项术前评估、确认无手术禁忌证后,患者于入院第二天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膀胱镜+输尿管镜联合手术。术中发现右侧输尿管下段存在明显狭窄,黏膜广泛增生、质地僵硬,活检钳难以进入取材,提示可能存在纤维化或炎性增生性改变。由于无法直接获取足够组织样本,为避免延误治疗,医生果断采取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有效解除了尿路梗阻,保障了尿液顺利排出。同时,利用镜下器械小心刮除部分增生组织并送病理分析。
术后病理报告显示:病变组织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未见典型肿瘤细胞,倾向炎性息肉或慢性炎性增生性病变。这一结果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预防术后感染,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整个住院期间,患者未出现发热、血尿加重或支架移位等情况。
三、治疗成效:症状快速缓解,肾功能逐步恢复
手术完成后第2天,患者自觉腰部胀痛明显减轻,已能自主翻身并下床活动。术后第7天,在确保排尿通畅的前提下,医护人员顺利拔除导尿管,患者当即实现自主排尿,尿流速正常,无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现象。出院前再次行泌尿系统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肾盂扩张程度显著缩小,肾周渗出基本吸收,提示肾积水已得到有效控制。
两个月后的门诊复查中,CT影像未见新的异常信号,输尿管支架位置良好,双肾结构清晰,功能评估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均处于正常范围。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日常活动不受限,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主治医师根据恢复情况,计划择期安排支架取出术,并继续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
四、生活管理建议:术后康复不容忽视
看到患者恢复顺利,作为主管医生我深感欣慰。但在出院之际仍特别强调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持疗效、预防复发:
1. 密切关注泌尿系统症状
若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尿色变红(血尿)或排尿中断等情况,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切勿拖延。
2. 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推荐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饮食模式,减少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有助于减轻肾脏代谢负担,促进组织修复。
3. 合理安排作息与体力活动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禁止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尤其是需要频繁弯腰、下蹲、用力咳嗽的动作,以防腹压骤增导致输尿管支架移位或脱落。
4. 注重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宽松的棉质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女性患者更应注意经期护理。多饮水、勤排尿,每日尿量建议维持在1500ml以上,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
5. 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按时返院进行B超、CT、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测,动态评估支架状况及肾积水是否复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远期健康。
五、医生反思: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肾积水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的共同表现之一,其本质是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将损害肾单位功能,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本例患者的病因虽非肿瘤,但输尿管局部的炎性增生或息肉样病变同样会造成机械性梗阻,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容易被误认为“普通腰痛”而延误诊治。
值得庆幸的是,该患者就医及时,影像学检查精准定位,加之微创技术成熟应用,使得我们在最小创伤的情况下实现了梗阻解除与病理确诊。这也提醒广大中老年人群,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部隐痛、排尿异常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务必提高警惕,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筛查。现代泌尿外科的发展使得许多复杂病症可通过腔镜技术解决,既提高了治愈率,又降低了手术风险,真正实现了“创伤小、恢复快”的诊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