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治疗后必须重视的护理要点与生活管理
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是尿毒症患者通过规律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而,治疗后的日常管理和自我护理同样关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下从用药、饮食、血管通路保护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血液净化后必须注意的关键事项。
一、坚持规范用药,控制多种并发症
尽管患者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但肾脏功能并未完全恢复,仍可能伴随多种系统性并发症。因此,按时按量服药至关重要。常见的合并症包括肾性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
例如,肾性贫血常需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铁剂;高磷血症则需服用磷结合剂以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血压波动大的患者应持续使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切勿因症状缓解而自行停药或减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二、科学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电解质紊乱
合理的饮食管理是血液净化后康复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不当的饮食习惯极易引发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及液体超负荷等问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 严格控制水分摄入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过量饮水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肿。建议患者记录每日出入水量,使用小杯饮水、避免喝汤、少吃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橙子)等方式控制摄水量。
2. 实行低钾饮食
高钾血症是透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食用香蕉、土豆、蘑菇、坚果、干果等高钾食物。蔬菜可通过浸泡、焯水等方式降低钾含量后再烹饪食用。
3. 坚持低磷饮食
长期高磷会引发皮肤瘙痒、骨痛、继发性甲旁亢,甚至导致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病变。应限制奶制品、动物内脏、加工食品、碳酸饮料等高磷食物的摄入。同时配合磷结合剂的使用,提升治疗效果。
4. 适量优质蛋白摄入
虽然需要控制饮食,但也不能过度限食。应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瘦肉、鱼类等,以弥补透析过程中蛋白质的丢失,防止营养不良。
三、精心维护血管通路,保障透析顺利进行
血管通路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通畅与否直接影响透析效率和治疗安全。常见的通路类型包括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和人工血管等,其中动静脉内瘘最为常用。
1. 日常观察与自我检查
患者应每天用手触摸内瘘部位,感受是否有震颤(即“猫喘”),并用耳朵贴近听是否有血管杂音。一旦发现震颤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医处理,以防血栓形成导致通路闭塞。
2. 注意局部清洁与防护
每次透析前后都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禁止在通路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或提重物,睡觉时也应避免压迫该侧手臂。
3. 定期随访评估
建议每月到医院进行一次血管通路超声检查,评估血流量、管壁情况及是否存在狭窄或瘤样扩张,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四、加强生活方式管理,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除了上述重点事项外,患者还应在心理调节、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加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步行、太极拳等轻中度锻炼,可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此外,戒烟限酒、避免感冒、预防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感染不仅会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诱发其他系统性疾病。
总之,血液净化并非治疗的终点,而是长期健康管理的新起点。只有将规范用药、科学饮食、通路保护和良好生活习惯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实现带病生存的长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