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多危险?了解症状与应对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简称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极具威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但在某些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当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转而开始大量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这些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伴随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失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该病症的核心原因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停用胰岛素、应激状态(如手术、创伤)、心脑血管意外,以及未确诊的糖尿病突然发作等。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供能,机体被迫启动脂肪分解机制。脂肪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酮体(如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在血液中迅速积累,超出肝脏处理能力,最终引发酸中毒。

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初期阶段,患者常感到极度疲乏、口渴、多尿、食欲下降,并伴有明显的恶心和呕吐。由于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作用,患者会大量排尿,导致脱水和电解质流失。此时若未能及时识别并干预,病情将迅速恶化。许多患者误将这些症状当作普通感冒或胃肠炎,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中晚期表现危及生命

随着病情进展,酸中毒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这是身体试图通过呼出二氧化碳来纠正酸碱平衡的代偿反应。此外,还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严重者可发展为昏迷。此时,血液中的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严重紊乱,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如何预防和应对酮症酸中毒?

预防是关键。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监测血糖,尤其是在生病、发热或情绪波动期间更应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血糖持续高于13.9 mmol/L,并伴有尿酮或血酮升高,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切勿擅自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

紧急处理与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立即住院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包括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以降低血糖和抑制酮体生成、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以及积极寻找并处理诱因(如抗感染治疗)。整个治疗过程需在医生严密监护下进行,确保内环境逐步恢复稳定。

总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可防可治但极其危险的急性并发症。提高公众认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是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都应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左手右手2025-11-03 09:45:3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